最近这事儿挺魔幻的,不少兄弟心态有点崩,说“巴铁”不铁了,居然要在中国的眼皮子底下,跟美国人勾肩搭背搞稀土,这不是妥妥的背刺吗?
尤其是在5.7空战之后,我们刚帮着巴铁把印度空军的脸按在地上摩擦,转头巴铁就跟当年伤它最深的美国人眉来眼去,这感觉就像你帮哥们出头打跑了流氓,结果你哥们转头就请流氓去家里吃饭,还商量着怎么在你家小区旁边开个小卖部跟你抢生意。
别急着上头,也别急着骂。国际关系这桌大牌局,从来就不是请客吃饭,更不是谈感情讲义气。你要是把国家当成一个人,那你迟早要得精神分裂。因为你会发现,今天跟你称兄道弟的,明天就能捅你一刀;昨天还跟你喊打喊杀的,今天就跑来跟你做生意了。
说白了,所有国家行为的底层逻辑,只有两个字:利益。
巴基斯坦这波操作,看着像是恋爱脑发作,看见前任渣男(美国)跟新欢(印度)闹掰了,就忘了当初自己怎么被抛弃的,屁颠屁颠又凑了上去。但本质上,这是一场极其冷静甚至冷酷的商业投机。
要理解这个骚操作,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那场改变南亚格局的5.7空战。
在那之前,美国的剧本是怎么写的?很简单,四个字:弃巴联印。
在山姆大叔的全球战略PPT里,巴基斯坦这个曾经的反恐盟友,早就人老珠黄,价值不大了。而印度,那可是冉冉升起的新星,是天选之子。为啥?因为美国需要在陆地上有一个能牵制中国的“肉盾”。你看看它在亚太拉拢的那些小弟,日本、韩国,让他们搞搞海军空军还行,真要上岸跟解放军掰手腕,那不是送人头吗?
美国自己又被朝鲜战争打出了心理阴影,这辈子都不想再跟中国在地面上硬碰硬。于是,它把目光投向了南亚。
印度,就是那个完美的工具人。
人口14亿,市场巨大,潜力无限。更关键的是,它有一支号称百万的陆军,血条够厚。虽然战斗力嘛……一言难尽,但胜在量大管饱。把这上百万大军往边境上一杵,就算个个都是战五渣,那也够中国喝一壶的,至少得牵制住我们大量的兵力。
所以,特朗普政府那时候对印度简直是宠上了天,要F-16给F-16,要F/A-18给F/A-18,恨不得把F-35都塞过去。反观巴基斯坦呢?想买点二手的F-16都得看美国脸色,甚至在印巴冲突前夕,美国直接把巴基斯坦F-16的后门给锁了,摆明了就是想让印度一波推平,完成对巴基斯坦的肢解,然后好让印度彻底倒向自己,专心在陆地上给中国找麻烦。
剧本写得挺好,可惜,印度这个演员,演技实在太拉胯了。
一场5.7空战,把印度的底裤都给扒了。它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,尤其是向美国证明了:我就是个大号的意大利,打顺风仗都费劲。
这一下,美国心态崩了。自己千挑万选的“天选之子”,居然是个扶不起的阿斗?它在印度身上押注的“统战价值”,瞬间蒸发。
资本和政治一样,最是无情。你没有利用价值了,那就别怪我翻脸不认人。
于是,我们看到了魔幻的一幕:美国开始对印度“秋后算账”。先是挥舞关税大棒,然后是精准打击印度的海外布局。印度不是一直想当“印度洋的主人”吗?不是投了重金跟伊朗合作开发恰巴哈尔港,想以此为支点控制霍尔木兹海峡吗?
不好意思,美国直接宣布,制裁!任何跟这个港口合作的公司,都别想好过。
这就是在直接打脸印度,告诉它:别做梦了,在我点头之前,印度洋到底姓印还是姓美,你心里最好有点数。
跷跷板的另一头,印度下去了,谁该上来?
没错,巴基斯坦。
美国又开始对着巴基斯坦大献殷勤了,之前不肯卖的F-16V,现在可以谈了;配套的AIM-120D先进导弹,也可以给了;巴基斯坦的陆军参谋长,直接成了白宫的座上宾。
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,你让巴基斯坦怎么想?
人家心里也有一本账。巴基斯坦国内,特别是军方,亲美派的势力从来就不小。毕竟几十年下来,用的都是美械装备,跟美国人打交道都习惯了。现在,死对头印度被美国嫌弃,而美国又重新向自己抛出了橄榄枝,这个机会,不抓住才是傻子。
对巴基斯坦来说,最理想的局面,从来不是只抱中国一条大腿。最理想的局面是,既能跟中国当“铁哥们”,又能跟美国当“好伙伴”,左右逢源,两头下注。这样不管将来中美博弈谁占上风,它都能分一杯羹。
所以,这次跟美国合作开发帕斯尼港,卖点锑矿,本质上就是巴基斯坦递给美国的一份“投名状”。它在告诉美国:你看,我还是有价值的,我这有你需要的战略资源,我这的港口位置也不错,就在你对手(中国瓜达尔港)和你看衰的前任(印度恰巴哈尔港)旁边,咱们可以合作嘛。
这事儿,我们中国人看着确实膈应。但你站在巴基斯坦的角度,这是它作为一个主权国家,在残酷的地缘政治夹缝中求生存、谋发展的必然选择。
那么,问题来了。巴基斯坦这一手,真的会影响到我们打“稀土牌”吗?
这么说吧,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威胁。
首先,美国这个国家,你让它搞破坏,它是专业的;你让它搞建设……呵呵。加州的高铁修了多少年,花了多少钱,通了没?让美国去巴基斯坦投资修一条运矿的铁路,我看2040年能通车就不错了。到时候,亚太是什么格局,世界又是什么格局?恐怕美国自己都得考虑怎么体面地退回北美老家了。
其次,也是最关键的一点,很多人都搞错了一个概念。中国的“稀土牌”,王炸从来就不是我们有多少储量。
美国的稀土储量也不少,但大部分是没啥大用的轻稀土。中国的核心竞争力,是那套独步全球的,从勘探、开采、提炼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。
这就像什么呢?就像美国有页岩油开采技术,它就能把成本打下来,满世界卖油。我们国家也有页岩油,但我们自己开采成本太高,还不如直接买。
稀土,也是一个道理。
全世界很多国家都能挖出稀土矿,但它们挖出来之后,根本处理不了。它们手里拿的是“小麦”,但美国需要的,是能直接吃的“面包”和能喝的“啤酒”。而全世界唯一能把“小麦”高效、低成本地变成“面包”和“啤酒”的超级工厂,只有中国。
不信你看数据,2024年10月,中国出口稀土4753吨,但你猜我们进口了多少?9000多吨!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进口国。
那些国家把矿石卖给我们,我们加工成各种高附加值的稀土制品,再卖给全世界,包括美国。
所以,美国就算把巴基斯坦的锑矿全包了,又能怎样?它拿到的只是一堆矿石。它没有那个加工能力,最终还是得乖乖地把矿石运到中国来,求着我们给它加工成穿甲弹和导弹导引头需要的材料。
这么多年,西方天天喊着要建立“独立于中国的稀土供应链”,喊了半天,连个响儿都没有。为啥?技术壁垒、环保成本、产业链配套,每一项都是迈不过去的大山。
所以啊,巴基斯坦卖给美国几块矿石,充其量就是个姿态。真正需要警惕的,不是这点矿石生意,而是美国试图在印度洋打入一个楔子,来对冲中国瓜达尔港的影响力。
但这同样是个阳谋,比拼的是国力,是战略耐心,是基建能力。在这几点上,我们还真没怕过谁。
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。这个世界很复杂,没有永远的朋友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看清这一点,就不会为了一点风吹草动就心态失衡。我们真正要做的,是握紧自己手里的核心技术,不断加固产业链的护城河。只要“面包房”还在我们手里,管他外面谁在卖“小麦”呢。
最终,他们都得来我们这儿排队。
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、文明的社会风尚,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。
比较正规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